10月22日,是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的参赛选手们来到大理的第四天。说起对大理的印象,“美丽”、“悠闲”、“舒服”是选手们最常提到的关键词。
“大理的鲜花饼太好吃了,玫瑰茶我也很喜欢,我想住在这里!”亚美尼亚选手丽丽特对“花”情有独钟,大理古城中随处可见的鲜花美食让她大饱口福,“我很喜欢在古城里散步,我看到了白族的舞蹈表演,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丽丽特在大理,用她的眼睛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之美。
(亚美尼亚选手 丽丽特(右二))
在大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与优良的自然生态相互依存。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风貌依旧的传统村落、代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
今天,选手们还来到了背靠苍山,面临洱海的喜洲。选手们在这里尝试了白族扎染、甲马、古法造纸等非遗体验项目。
“老师,甲马是一种马吗?”在甲马体验课上,新西兰选手万迈希好奇地问道。
“甲马不是动物,它与自然相关,马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甲马市级代表传承人张仁华向选手们耐心解释。
甲马是中国民间祭祀财神、月神、灶神、寿星等所使用的物品。大理民间祈福时会搭配一张“甲马”,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丽丽特正在制作甲马)
丽丽特对甲马的用途很感兴趣:“在我的家乡,没有这种用于祈福的物品。”她在明信片的背面拓印了一幅财神的图案,希望能够招财招福。
(乌拉圭选手 小宝)
古法造纸的体验课上,乌拉圭选手小宝正在小心翼翼地完成上浆的步骤,把树叶和花瓣固定在纸面上。“造纸的过程还挺累的,但是亲手造出一张薄薄的纸的感觉好神奇,中国人很有智慧!我在纸的中央放了一朵小黄花,就像太阳一样。”小宝一边等待纸张晾干,一边兴奋地说道。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选手 林洛)
大理街头,随处可见卖扎染服饰的店铺。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其原料为纯棉白布或棉麻泥纺白布,用植物染色,工艺过程分设计、扎花、沉染、拆线、漂洗等多道工序。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选手林洛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他的第一幅扎染作品:“我在上面印上了一只小熊,这是我很喜欢的动物,我会把这幅扎染好好保存,以后看到它我就会想起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