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日是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5周年纪念日。1937年11月1日,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但在开学一个月后,由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师生们又继续向西南行进,在1938年2月迁入云南,同年4月2日,正式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这座被称为“炸弹下长大的中国大学”,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存续仅8年,其影响至今仍在延续。西南联大总共招录7900多名学生,毕业3800多名学子。其中,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2位两院院士和100多位人文社会科学大师,成为了中国大学史上一个奇迹。
今天,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当中国青年追溯那段历史时,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西南联大校门 杨峥 摄
家国情怀
“七·七事变”后,外敌入侵、山河破碎、民族危亡,西南联大的师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激扬爱国之情,立牢报国之志,表达家国情怀。
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他们著书立说,激发抗战斗志,钱穆起笔写《国史大纲》,对民族虚无主义进行了批判,并恳切要求国人树立民族自信与尊严,贺麟则对文化虚无主义展开了反击。他们制定校歌,激越抗日热情,由罗庸和冯友兰作词、张清常谱曲的《满江红》,“绝缴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表达了西南联大师生对于抗战必胜的信念。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834位学子响应号召,先后踊跃从军抗战,电影《九零后》中的三位老人许渊冲、叶铭汉、罗振诜就曾弃学从军,为美国援华空军做译员。
对西南联大而言,为抗战培养急需的各种人才固然重要,但为战后重建和国家复兴储备人才则更有意义。学校较好地处理了国家抗战需要和教育长远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注重科学技术在国防军事方面的应用,例如新设航空、无线电和金属等研究所,添设航空工程系;另一方面贯彻“通识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格外用力,不少到海外深造的西南联大学子,学成即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报效国家。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校歌里的家国情怀,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将是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西南联大,首先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西南联大师生舍我其谁的家国情怀,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们要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在复杂艰苦环境中成就人生,在不懈奋斗中结出丰硕果实;我们要在军营精武强能,在边疆为国巡逻,让“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成为发自内心的最强音;疫情、地震、洪水来临,我们要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始终挺立在最前沿。
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志存高远
1938年,华罗庚结束在剑桥大学的进修,到西南联大数学系任教。他在昆明西郊普吉附近租了个牛圈住下,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华罗庚每晚工作到深夜,一遍又一遍地演算着数学题。七年间,华罗庚为世界数学史开创了一门新学科——矩阵几何学,攻克了十多个世界数学史上的难题。
同年,费孝通从英国乘船回国,抵达昆明两个星期后,他便去到距离昆明约100公里的“禄村”开展实地调查,写成《禄村农田》,在社会学界享有盛名。“中国在抗战胜利之后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要解决,那就是我们将建设成怎样一个国家。”费孝通写道,“我有责任,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多做一些准备工作——那就是科学地去认识中国社会。”
1942年,杨振宁考进清华大学物理系做博士生,每天他都要到茶馆里与同学辩论。“记得有一次,我们争论的题目是关于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准确意义,那天辩论到晚上关了电灯上了床以后,仍然没有停止……”杨振宁后来回忆道,那时的生活十分简单,可是并不觉得苦楚,因为有着获得知识的满足和快慰。
为国教书、为国读书,他们志存高远。在战火硝烟中,一部部学术巨著相继问世:华罗庚完成了开创性的著作《堆垒素数论》;周培源发表了《关于速度关联和湍流脉动方程的解》一文,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及结构》被视为该领域的经典;钱穆完成了对20世纪中国史学界产生重要的影响的《国史大纲》;冯友兰完成哲学巨著《新理学》;闻一多的《楚辞校补》、郑天挺的《清史探微》、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费孝通的《禄村农田》等大批奠基性论著,对各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我们要做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真学问就是正确反映物质世界规律的学问,真本领就是切实解决中国和世界问题、切实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本领。
我们要在科技创新中闪光,以激昂斗志在科研领域勇攀高峰,力争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我们要扎根基层、担当奉献,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助力;我们也可以积极投身创业、创新热潮,用智慧才干开创自己的事业,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艰苦奋斗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物质环境是极端匮乏的。
没有经费,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西南联大设计的现代化大学校舍只能建成茅舍;校舍不足,只能租借民房、祠堂、会馆上课,分散校点;没有学生宿舍,师生们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吃的就更差劲了,米里混着许多沙石、糠屑,学生们戏称“八宝饭”。
随着全面抗战爆发,物价飙升,西南联大师生们的生活每况愈下。梅贻琦夫人韩咏华和几个教授夫人决定做糕点卖以补贴家用;朱自清最窘迫时竟身着赶马人穿的毡斗篷;吴晗生活艰难,变卖珍藏典籍还债。许多学生变卖书籍、衣物、学习用具,有的利用课余在昆明的中学兼课或做家教,甚至有学生暂时休学,工作一年,攒了钱再返校复学。
然而战争的逼迫、谋生的艰难,也使得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学生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晚七点不到,图书馆外便排出了长龙。学校附近的茶馆、云大图书馆,以及后面的山野沟地都成为“校外的第二学习阵地”。校舍被炸后,在图书馆打伞看书便成为西南联大的一道盛景。
在昆明的日子并不太平,战火蔓延,跑警报成了日常的课程。费孝通教授就把翻译《人文类型》当做早课,“因为翻译不需要有系统的思索,断续随意。”北大校长蒋梦麟在躲避空袭的间隙,陆续写成日后成为一代名著的《西潮》。
西南联大师生就是这样与艰难生活积极抗争,用尽各种可能的方法完成自己的学业或研究,延续着不绝如缕的学习精神。
时代对每一代青年有不同的召唤,但不变的关键词就是“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我们要坚守“艰苦奋斗”光荣传统,不畏难、不惧苦,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
进入新时代,艰苦奋斗更多的表现是干事创业过程中的探索创新之艰、埋头实干之苦、过程漫长之累。你是一线工人,就应苦练本领、精益求精,拧好每个螺丝、焊好每个接缝;你是农业工作者,就应用科学技术为粮食增产、为土地增效;你是运动健儿,就应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以过硬的作风和惊人的毅力向世界顶峰发起冲锋。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人生起点,都要依靠辛勤努力、艰苦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深入实际
回顾西南联大,就不得不提“西迁”。
1937年至1938年,抗战局势恶化,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昆明,其中有244名男学生和11位教师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行军,他们睡地铺,挑脚泡,在野外支锅做饭,在极简陋的茶馆小憩……历时68天,行程1600公里,最后到达昆明。这是最艰苦的一条迁移路线,也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长征”。
旅行团到达昆明后,校长梅贻琦对他们说:“你们所走的路途,全都是中国的大好河山,所遇的人们,全都是我们的同胞。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这对你们将来的责任与事业,是有如何伟大的帮助啊!”
确实如此,迁徙本身即是教育。他们对沿途之地进行了人文社会考察与地理写真。在行军两个月期间,中文系学生根据路上所见所闻,写成了《西南采风录》一书;学美术出身的闻一多先生沿途作了五十多幅写生画;生物系的李继侗、吴征镒先生,带领学生采集了许多动植物标本;经过矿区的时候,曾昭抡和理工学院的同学指导了当地的矿工冶炼;地质学家袁复礼则几乎一路都在不停地敲石头,向学生讲述地质地貌;师生们沿途还收集了二百多首民歌民谣。
西迁途中深入一线、实地调研的经历和方法,也给了西南联大教师极大的启发。常驻云南后,经常有教授牵头组织各种调查活动。其中,化学家曾昭抡带队的“西康考察团”,对西康的物产及生产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气象学教授张印堂带领学生赴滇西地区考察,收集了大量边疆资料;中文系主任罗常培多次带领学生深入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考察。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我们更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到一线看问题、找方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象牙塔,我们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迎着问题上,找准关键点,掌握第一手资料,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除了走到、看到、听到,还要想到、分析到,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思考、归纳提炼,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之道。
一步一个脚印,我们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把青春的印记,镌刻在高山原野、在荒漠戈壁、在海岛边疆……在实践和调查中增见识、长才干、学真知、悟真谛、求实效。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完成历史使命,于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复员北返,至当年7月31日宣告结束。为感谢云南人民的支持,西南联大将师范学院留在昆明,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雷速体育,雷速直播。
西南联大走进了历史,却留存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昂首阔步于新时代,我们更应该铭记和发扬家国情怀,以志存高远、艰苦奋斗、深入实际的精神和作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