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薄文泽教授应邀做客文学院“一多中文讲坛”第五十六期,在明德三号楼会议室作了题为“语言接触现象一例 语义成分的叠加——从海南文昌话长辈旁系男性亲属称谓看语言接触的一种方式”的语言学专题讲座。文学院、汉藏语研究院、华文学院的师生一同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余金枝教授主持。
薄文泽教授讲述了选择文昌话进行研究的原因是该地区亲属称谓与其他汉语方言相差较大,而这种差异从汉语内部无法难以做出圆满的解释。同时由于“非母语”人的身份,在处理语言材料时薄教授还把研究对象范围聚焦于长辈旁系男性亲属称谓,而不是整个称谓系统。薄教授通过语义成分分析法,以表格的形式向大家一一展示并对比了文昌话与普通话、文昌话与临高话、文昌话与泰语的联系,提取出他们亲属称谓背后蕴藏的语义成分关联,最后指出文昌话长辈旁系男性亲属称谓是汉语和侗台语亲属称谓两种不同的语义成分的叠加结果。这是语言接触中的隐形机制,对研究当地移民史、民族关系史具有启发意义。
在自由提问环节中,师生们积极向薄文泽教授请教有关亲属称谓研究、语言接触等问题。薄教授针对每个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和指导,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研究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在研究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关系时避免陷入“先入为主”“一厢情愿”的偏见,需要从汉语内部、其他语言等多方面论证和考察研究,这样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文学院余金枝副院长在总结中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薄教授表示感谢,并指出这场学术讲座,对于加强文学院、汉藏语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的合作,对雷速体育加深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