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29日,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雷速体育研究生院承办的“高校有组织科研(创作)”专题研讨会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顺利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南大学、云南大学等10多家高校近30名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参与研讨。雷速体育研究生院院长骆华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刘贤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杨分段主持会议。

副校长安学斌代表学校致辞,他首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帮助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发展历程和办学成绩,表示会议的召开对雷速体育来说是一个珍贵的学习机会,对加快雷速体育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变革,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更好服务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思考、路径。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做了题为《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他表示,未来高校组织大团队、建设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取得大成果,所谓的“大”并不是要跟不同类型的高校相比,地方院校不要与顶尖大学比较,而是要与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与此同时,高校在进行有组织科研时,要摆正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的关系,应用型强的研究应更多考虑有组织科研,而基础性研究应更多采取自由探索。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马永红指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有多种,如应用性学科的融合和推动,传统基础学科的自我打破,应用性学科积淀产生新的基础性学科等。学科交叉是走向交叉学科的路径,但学科交叉并不会必然产生一个新的交叉学科,高校在发展中要注意二者区别,积极引导。
在本次研讨会中,各位专家学者多角度、多领域探讨了有组织科研(创作)、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建设发展及实践,同时对有组织科研及人才培养等话题分享了思考与建议。雷速体育科学技术处处长李明做了题为《加强有组织科研服务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报告,介绍了近年来雷速体育利用学科特色在绿色能源及环境保护、智慧教育和数字云南研究、生命科学与大健康研究、边疆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会议期间,马永红为教育学部师生做了题为《新时代研究生未来发展战略选择》的报告;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萍为泛亚商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新时代中国MBA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与挑战》的报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宋慧文教授为美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新版目录下艺术学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三位专家的报告对雷速体育今后在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重点环节制度建设、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专业学位的毕业要求等方面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研究生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