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在云师大读书,听到有疫情,我们非常担心,但从师大官微看到学校对疫情防控安排得井井有条,作为学生家长的我们很放心。好的学校、好的领导、好的老师、好的学生融为一体,一定能战胜疫情。”在微信留言区,一位学生家长信心满满地说。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启动应急预案。校领导、学院领导全天候值守校园,到一线走访调研,及时优化方案,高效统筹各方力量。各学院、各部门积极响应、快速行动,辅导员、班主任、教师党员、专任教师主动请缨到抗疫一线,守护在学生身边,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把关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暖心:全力提供最好服务

为减少感染风险,学校取消堂食,处于临时管控的宿舍楼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学生非必要不下楼、不串宿舍。后勤保障服务中心精心备餐,确保供应及时到位,饭菜卫生安全、丰富可口。各学院辅导员统计各宿舍用餐人数及需要清真餐的数量,确保饭菜符合学生饮食习惯。后勤服务人员、教职工党员、班主任送餐到宿舍,为在宿舍临时管控的学生提供热乎乎的饭菜。
“非常美味!”“今天的饭棒棒哒!”“虽然天气渐冷,但饭菜冒着热气,真的超感动。”学生们通过社交软件分享自己的感受。“四十盒饭一筐抬上四楼真的是体力活,特别是对于女同事。但是大家没有一句怨言,积极乐观地为同学们分发盒饭,同学们也十分配合。”一位参加了志愿服务的教师说,面对疫情,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面对,迎难而上,“刚毅坚卓”的精神刻在了每一位师大人的骨子里。

“楼层高的宿舍,把一筐筐的饭菜抬上去是个体力活,每个老师可以选择送的楼层,但每个老师都争先恐后地选择最高的楼层。”文学院教授余金枝对这一幕印象深刻。作为全国知名专家的她,一直默默无闻守护在学生身边,为学生送餐、送水果、处理垃圾,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需求。她说,老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保障工作,还要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鼓励学生以平和的心态渡过难关,将学校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学生,化解他们心中的不安。
“每每看到家长们说‘放心’,同学们说‘饭饭,棒棒’,再多的苦、再多的累,都会因为有了这份理解和肯定而烟消云散。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对于学生们的反馈,后勤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中力说,学校备足了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商贸超市物价平稳,师生的需求得到了最可靠的保障。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的辅导员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当得知临时管控宿舍有学生想过生日时,段志忠老师立即为学生送来了蛋糕和贺卡。“临时管控期间,对于学习和生活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老师们一直坚守在抗疫第一线,让我心里很踏实。”因为疫情,传媒学院学生张原宇只能在宿舍准备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考试,几天的时间里,她经历了最开始的担忧、迷茫到对学校充满信心。她表示,会每天做好健康检测,积极配合学校的防疫政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备考。

根据临时管控宿舍学生的需求,资产经营公司捐赠了一批日常生活物资,解决学生的应急需要。水站8名员工连日奔波于校园,为临时管控楼栋及时送水,日均供水800余桶。快递中心为方便离校学生寄运行李,14名员工就地居住,每日工作16个小时以上。联大后勤服务公司在东区、西区设立平价水果服务点,采购高性价比的水果平价销售。学校公益食堂、各风味小吃档口的298名员工克服困难,为在校师生提供多样化高质量餐饮服务,晚上打地铺睡在食堂大厅。
放心:防疫与教学两不误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工作实际,学校迅速做出部署,开展线上教学,组织线上期末考试。为尽量减少学生聚集,保证教学数据一致,延长教材选用时间,再次开放选课系统,让有漏选课程的学生补选。有提前修读课程和其它事宜的学生,可通过网络随时进行咨询。
在西区学生宿舍六栋大厅,历史与行政学院学生金羽拖着行李箱到宿管处完成了离校前的登记。她说,疫情虽然平稳下来了,但学校依然组织线上教学保证学生,这让她很放心,并没有因为疫情耽误了学业。她表示,会根据学校的相关要求,做好返家途中安全防护,配合家乡的疫情防控政策,高质量完成线上学习任务。
“西南联大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仍然坚持学习,疫情之下,我们更应该坚持学习。学习是学生当下的主要任务,无论怎么艰苦,学习不能停。虽然不是每一位师生都奋斗在抗疫一线,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职尽责,做出自己的努力。”作为一线教师,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云南广播电视台原首席主持人、传媒学院语言传播系系主任教师张齐认真组织线上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认为,线上教学更考验教师的精神感召力和人格魅力,虽然面临一定的困难,但有效教学可以让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一样精彩。
“学生需要无小事,只有自己做一个放光体,温暖别人,你的世界才会更有意义。作为一名云师人,有义务有责任在任何岗位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地理学部教授李廷勇的话语代表了云师广大干部职工的心声。
疫情发生后,地理学部硕士生教学秘书季顺川主动请战、冲锋在前,连日为学生送饭上门、组织核酸检测,但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是他自己的弟弟在昭通老家的重症监护室中。直到12月5日下午三点半,他才急忙给学院书记请假,说弟弟当天在医院不幸去世,他要马上赶回昭通老家,电话中还不忘交待他还有几项工作没有完成,“学部有需要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丧事一办完我就立即回学校。”季顺川说。
安心:积极疏导学生情绪

想象放松疗法、疫情期间心理小贴士、“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培训”讲座……心理中心迅速响应,第一时间面向全校师生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和QQ线上心理服务,积极疏导学生焦虑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心理健康知识推文,引导师生积极应对。
心理中心教师陈红燕、普星维的孩子尚小,值守期间母子分居两地,幼小的孩子一周未见到妈妈。驻校值守教师郭愿志的爱人诞下新生儿不到一周,他便毅然加入战疫队伍,毫无怨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陪伴和温暖,不必害怕,关关难过关关过,步步难行步步行。”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范桂燕说,突然被通知宿舍楼要实行临时管控,宿舍楼里的学生顿时紧张起来。但爸爸、姐姐、叔叔他们第一时间发消息来关心她。班主任接到通知后,给每个人都发去了很长、很用心的语音来鼓励她们。她们通过学校的各个平台了解到了学校的防疫政策,慢慢消除了顾虑,对学校充满了信心。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询问临时管控区学生的体温、症状,指导学生进行健康观测、科学用药,电话随访患者情况,这是校医院值班医生的工作日常。在服药后疗效不佳或有新发不适者,医生会在做好防护后上门查看病情,指导下一步用药,同时给予情绪安抚。


贴心:有序组织学生离校
在组织离校返乡工作中,为方便学生购买学生票,学校恢复了位于汇学楼3栋教学楼内的火车票优惠卡充磁、写卡终端机。拟于下学期发放但急需火车优惠卡的2022级新生,可以通过教务系统学生端学生证办理模块线上进行申请,审批通过后即可到行政楼办理。
准备第二天离校的学生陈继东在班群得知,学校在东区和西区都开设了免费的核酸检测点。他早早地来到了西区红烛广场核酸采集点做核酸。他说:“学校开设免费核酸点,有利于及时进行疫情排查,便利了我们这些离校的学生,这个政策真的很贴心。”
“疫情期间,辅导员理所应当要冲在前面,为学生提供细致贴心的服务。”准确全面掌握返乡意愿、精确高效收集个人信息、实时动态了解学生情况,传媒学院辅导员卢新宇不久前因生病住院,听闻疫情,身体才有所好转的他不顾同事的劝说,毅然返校陪伴学生,到西区学生宿舍10栋大厅为学生办理离校返乡、留校申请的审批。
“请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送货的师傅这边先登记”“同学,离校返乡请出示出门条、校园一卡通。注意路途安全,做好防护,一路平安!”这是学校安保人员每天要重复无数次的话。对生活物资保障人员车辆及符合进校条件的人员严格查验,核实身份、查验两码、核查阴性证明、扫场所码、测体温,做好校园巡逻、材料查验、协助人员转运、汇总数据、帮助离校学生搬运行李……保卫处近100名员工每天坚守在岗位上,牢牢守好校门这一道安全防线,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我们的安保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与全体师生团结一心,共同打赢这场战役。”保卫处副处长汪飞奇说。


冲锋在前的志愿者、奔波忙碌的医护员、默默无闻的清洁工、值守校门的安保人员、用心用情的后勤服务员、听从指挥的学生、守望相助的家长……他们,用爱心、温暖与责任,铸就了云师抗疫的“钢铁长城”。
(师宣)